2022Q3
季度回顧,  自我成長

【季度回顧】 2022Q3生活紀錄、第三季度心得感想

2022Q3封面

2022第三季也很快的過去了,今年剩下最後三個月,突然感覺時間飛逝,我前陣子不是還在跨年嗎….,第三季發生了很多事,藉由這篇做點紀錄,也回顧一下設下的年度目標完成的如何。

目標一:維持身體健康開始運動 ★★★★☆

累積進行 273 天,持續運動可以說是今年最正確的決定之一,除了可以享受清晨的寧靜,運動完後神清氣爽的感覺真的很棒,以前運動的目標是想吃更多東西、想瘦身,不過這種目的性的誘因已經消失了,運動本身能讓精神更好、體能也有所提升。

 

目標二:延續好習慣、冥想 ★★★★☆

累積進行 638 天,每天早晚各一次10~15分鐘左右的冥想感覺很好,透過 HeadSpace 的冥想引導很容易進入狀況,雖然也有混亂的時候,經過1年的練習才慢慢體會到冥想的好處,對情緒的察覺讓我更能應對外在的各種情況,思考方式也更廣了,不會像從前總是鑽牛角尖,就算許多事情都是不可控的,但自己的思維、做法絕對是可以掌握的。

 

目標三:培養新習慣、閱讀、寫作 ★★☆☆☆

累積進行 273 天,雖然寫作、閱讀、研究有持續著,但是時間有點凌亂,像8~9月有時候都在準備求職的作品集,一忙起來也會無法兼顧,不過根據優先度排序,還是找工作比較緊急,閱讀、寫作就等有餘力才繼續進行,只要不是完全停止就好。

這一季還是沒想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,寫寫美股公司文章、讀書心得、附上連結做聯盟行銷,不過還沒有去做推廣的動作,沒什麼流量當然也沒有收入,可能在持續一陣子後再去請教這領域的前輩吧。

貓頭鷹信箱

 

第三季生活大小事

6月 – 新的開始

 

聽到佐編茶水間訪談郝哥(郝旭烈)的節目,內容是在講專案管理相關的,不知為何共鳴感超強,節目裡聊到的各種情境,都是我的現況,紀錄一下這集裡面充滿體悟的幾句話。

 

想太多在還沒開始就先把自己累死了

這句話完全反映幾年前的我,常常做一件事情之前就想的很完美、過度規劃,總想有90%以上的把握後才行動,還沒開始前已經先精神折磨自己,想也知道最後根本沒力氣開始,很多事情就這樣拖延下去。

 

先行動在思考,做的久才會做得好

在讀完原子習慣又聽到郝哥說完這句話後,領悟到一件事,任何事都要慢慢累積,哪怕一天只有五分鐘也好,能持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,而且剛開始速度會慢或不熟悉都很正常,經歷一段時間的練習,漸漸就會熟悉,流程步驟清楚後就會越來越順了。

 

不做會想一輩子,做了能講一輩子

很多時候都會有想達到的目標,想學好英文、想運動保持身材、想跑馬拉松,但最後真的只是想而已,或是持續一陣子後動力消退就中斷了,然後明年再重來一次,就算到現在我也卡在這個循環中,不曉得是對事情的渴望不夠還是毅力不夠,希望有天我也能有值得講一輩子的事。

 

留白才有選擇權,留白才能排序

兩年前的我都認為把行程表排得滿才是成功的關鍵,前幾年嘗試在下班進修、假日上課,結果一年後就把身體搞垮了,後續學習了時間管理的知識、參考別人的做法後才發覺這是錯誤觀念,那之後深刻體會到人是需要休息的,兩件事之間也需要緩衝,可以讓大腦放空跟情緒做些轉換,才能更專注在當下。

過去不斷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,最後還是攪得一團亂,後來聽到的做法是把兩者融合,想想也蠻合理的,在現代工作與生活很難完全切開,所以近期也把待辦清單做點排序,嘗試不要把行程排太緊,慢慢的累積,等年底再來回顧吧。

東海教堂

 

7月 – 無法掌握的事

確診閉關七天

原本要跟家人去看電影,沒想到看好場次約好時間後,我們家確診了,一家四口只剩一位沒中標,開始7天的自主隔離,還好有清冠一號可以喝,也好在是打完三劑疫苗後才中獎,痛苦一個禮拜後就緩和下來了,雖然我的症狀比較多元,咳嗽、發燒、喉嚨痛樣樣來,但並沒有呼吸困難或血氧過低的症狀,感謝偉大的疫苗。

 

進修課程

在經過幾個月的掙扎,還是決定放棄當Unity工程師了,台灣使用Unity開發的公司有99%都是博弈業,實在是對博弈遊戲的開發提不起勁,因緣際會下搜尋到技術部落客出來開課,還是自己以前蠻喜歡的 IOS App 開發,不過年代久遠,技術已經汰舊換新,於是決定先去進修、累積作品集、再重新進入職場。

MacBookApp

 

8月 – 嘗試跨越


親近大自然

每過2.3個月,家裡就會受到大自然的號招,想去山林間走走,還好離家不遠的溪頭就是不錯的選擇,海拔夠高,在空氣污染嚴重的中部,溪頭是個吸收新鮮空氣的好地方,在森林裡面沐浴在負離子中的感覺很舒壓。

 

萊姆蛋糕

家裏一直都有節日吃蛋糕的習慣,今年父親節專程去挑特別的口味,買了萊姆16的招牌蛋糕,查了網路評價,反應也都蠻好的,實際吃到蛋糕的時候還蠻驚艷的,口味非常的天然,完全沒有人工香料味。

父親節蛋糕

 

擴展交友圈

最近常回到學習投資理財的單位持續學習,真的體會到物以類聚的魔力,喜歡學習的人就是會互相吸引,在努力工作、投資、進修的時候,也不會忘記好好體會人生,運動、踏青、玩樂也是平衡身心靈的良藥,大家這幾個月也一起去打羽球、玩密室逃脫,很多想做的事不是等退休之後才能做,在日常生活就能慢慢體驗。

FunLock放樂工作室- 台北台中密室逃脫 《天方夜譚》

 

9月 – 意外的邂逅


面試輪迴

8~9月期間,大多時間都花在進修、練習、累積作品集,也陸陸續續去面試一些公司,只是目前持續被感謝函中,中部的科技業公司蠻讓我意外的,技術要求程度非常兩極化,有強到演算法足以跟Google比拼的公司,也有資訊人員走光光的傳統產業,更別說滿坑滿谷的博弈業。

在中部面試挫折感真的很重,學習這麼久的軟體工程技術,難道就真的只能用在博弈業嗎,職缺技能要求像流水帳一樣長、薪資卻快比飲料店正職還少,求職過程中要面對自身壓力、不友善的面試官、還有家人的壓力,意志力消磨得很快。

 

與鹿角蕨的相遇

某天與家人去逛花市的時候看到掛在牆上像裝飾品的植物,詢問之下才知道那叫鹿角蕨,巨大的綠葉像皇冠一樣,下方還會長出鹿角形狀的葉子,很有藝術感的植物,不過掛在板子上賣的鹿角蕨,價格從幾百到上千都有,我的價值觀又再度被打破。

回家做了點研究後,才知道鹿角蕨是外來種植物,產地來自澳洲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等,在野外是附生在樹上、石頭生存的,近幾年被掛在木板上養殖變得非常有商機,不過養在盆子裡的小植株會便宜很多,幾週後家人就去買了一盆入門款,最後去挑了一塊板材自己回家練習把植物上版。

做功課的時候找到一家專門販售鹿角蕨的店,實際到店內逛逛後,我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,整間店少說有1000株鹿角蕨,有的快一層樓那麼大、有的葉子像大象耳朵、有的葉子往上揚還是銀色的,各式各樣的品種,根本就是在熱帶雨林中,老闆很熱情的介紹,分享如何打造環境“馴養”這些鹿,只能說一切都是時間換來的,最後也買了一株基因良好的銀鹿,希望回家訓養後也能長得美美的。

鹿角蕨20221006
深綠鹿角蕨20221006

 

下一季的期許

找到理想、合適工作

今年底前只給自己一個目標,先找到一份工作,其他都是次要,沒有收入的感覺壓力很大,無奈疫情的影響比想像的嚴重,許多公司都不太徵才,或是門檻變高,只能在等待的時間繼續充實自己了。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